
普外科

修水縣第一人民醫院普外科在院領導及科主任涂黃的帶領下,結合最新治療指南,經過多年探索,總結出一套自己的治療方案,并于2022年在江西省衛計委課題立項,更好的為廣大乳腺炎患者保駕護航。

項目介紹
下面為大家簡單介紹我院治療漿細胞乳腺炎患者成果:患者女性,30歲,丁某某,患者自2022年10月開始發現右乳紅腫疼痛,當時在當地反復給予口服及靜脈輸入抗生素治療,效果欠佳,2023年2月患者自行到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就診,當時給予穿刺活檢,當時右乳出現2處潰爛口,不斷有膿液流出,當時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穿刺病理確診乳腺炎,排除乳腺癌情況,建議患者回當地繼續靜脈輸入抗生素治療,患者連續輸入20余天后效果欠佳,2處潰爛口無愈合,膿液繼續流出,右乳紅腫明顯且可觸及近的8cm腫塊,經人介紹后患者到我院普外科就診,普外科涂黃主任在詳細了解患者病情及完善相關檢查后考慮患者漿細胞乳腺炎明確,3月3日給予中醫湯劑+3聯抗菌藥物治療,3月19日患者返院復查右乳紅腫情況基本緩解,腫塊明顯縮小,其中一潰爛口已愈合,患者繼續服藥治療半月,于4月4日再次返院復查,發現右乳紅腫完全消退,腫塊明顯縮小,2處潰爛口基本愈合。
下圖為3月3日治療前圖片
(圖片可能引起不適,請謹慎觀看)

非哺乳期乳腺炎(non-puerperal mastitis,NPM)是一組發生在女性非哺乳期、病因不明、良性、非特異性炎癥性疾病,包括乳腺導管擴張癥(mammary duct ectasia,MDE)/導管周圍乳腺炎(periductal mastitis,PDM)、肉芽腫性小葉乳腺炎(granulomatous lobular mastitis,GLM)。近年來該病發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雖然是一組良性疾病,但常規抗生素治療效果不佳,多次手術后仍易復發,膿腫反復破潰形成竇道、瘺管或潰瘍,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對廣大女性身心健康造成傷害。
下圖為4月4日治療后復查時圖片

目前,引起該病的確切因素仍不明確。非哺乳期乳腺炎發病的危險因素主要包括乳管阻塞、細菌感染、吸煙史(包括二手煙)、乳頭內陷等。雖然沒有確鑿證據,但是專家仍然傾向是一類自身免疫相關的疾病,其發生還與泌乳因素、感染因素(尤其是kroppenstetii 棒狀桿菌感染)相關,其他可能的因素還包括創傷、體內激素水平、口服避孕藥物、種族差異等。
非哺乳期乳腺炎發病可以影響各年齡段的成年女性, 通常發生在生育期女性,尤其是妊娠后5 年內。該類疾病臨床主要表現為乳腺腫塊和乳頭內陷、乳頭溢液、乳腺疼痛,其中乳腺腫塊在慢性病變基礎上可繼發急性感染形成膿腫,終末期膿腫破潰可形成乳腺瘺管、竇道或者潰瘍,經久不愈。
門診部地址:
南院門診三樓內鏡中心旁
住院部地址:
南院一期住院部5樓
聯系電話:
0792-7628137
請輸入驗證碼